“旧书新知 书香西安” 系列活动走进灞桥区
“旧书新知 书香西安” 系列活动走进灞桥区
“旧书新知 书香西安” 系列活动走进灞桥区三秦都市报-三秦网讯(记者 赵丽莉)6月27日至29日,由西安市委宣传部(xuānchuánbù)主办,灞桥区委宣传部、西安市新华书店承办的(de)“旧书新知 书香西安——走进幸福(xìngfú)里”活动在华夏(huáxià)幸福里广场举办。活动设置(shèzhì)20个主题展台,以“红色文化传承+古籍保护(bǎohù)实践+社区阅读普惠”为核心,通过旧书展示展销、古籍修复分享会及分会场活动等多种形式,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新生,为西安“书香之城(chéng)”建设注入强劲动力。
穿越旧时光 千种(qiānzhǒng)图书焕新传承
6月(yuè)27日上午,华夏幸福里广场主会场内,20余个主题展台错落有致,构建起兼具历史厚度(hòudù)与时代温度的阅读矩阵。
10个旧书(jiùshū)展台宛如时光隧道,其中,经典著作区、领袖著作区展示的是(shì)优秀厚重典籍,历史文献区的《新青年》旧报纸更是让市民触摸到真实的历史脉搏,革命回忆录区的《西行漫记》手稿复刻(fùkè)件与红色文学区(wénxuéqū)的《红岩》初版书籍相映成趣。
5个新书展台则聚焦当代(dāngdài)阅读需求(xūqiú),党建类专区(zhuānqū)的文献图书与(yǔ)工具类专区的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形成知识互补,生活类专区的烹饪养生书籍与少儿教辅类专区的《小熊宝宝》绘本、《53天天练》等同步教辅,全面覆盖全龄段阅读需求。
1个红色(hóngsè)文创展台推出“长征主题帆布包”等(děng)特色产品,让(ràng)红色文化以更(gèng)鲜活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。2个互动(hùdòng)体验展台成为人气焦点。拓印体验区市民在专业老师指导下,用宣纸与拓包复刻碑刻文字;书法写作区提供狼毫与徽墨,爱好者可临摹《兰亭集序》。1个互动捐赠留言展台前,市民纷纷(fēnfēn)捐赠闲置书籍,留言卡上写满“让知识流动”“传承红色基因”等寄语。
妙手补千年 对话古籍(gǔjí)修复技艺
“看似简单的补纸,实则需要根据纸张纤维走向(xiàng)精准贴合……”11时许,陕西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主任、陕西省古(gǔ)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薛继民先生在“妙手补千年:古籍修复(xiūfù)技艺与(yǔ)传统文化的对话”讲座(jiǎngzuò)中,手持图书馆馆藏清雍正铜活字《古今图书集成》实物复制品,向观众详解去污、补纸、装订等七大修复流程,并特别展示了陕西本土古籍保护成果:“这件唐代经卷修复时,我们(wǒmen)耗时3个月寻找匹配的桑皮纸,每(měi)一道浆糊的调制都严格遵循古法。”
讲座设置(shèzhì)的互动环节将氛围推向高潮。“文房四宝中(zhōng)用于调制浆糊的是?”“修复工具中的棕刷有何用途?”市民踊跃抢答,答对者获赠(huòzèng)精美礼品。
在一侧的修复体验展示区(zhǎnshìqū),市民还可(kě)现场(xiànchǎng)在陕西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吴菲菲老师的讲解下,了解破损书页的补纸工序。退休(tuìxiū)教师李建国感慨:“指尖触碰书页的瞬间,仿佛与千年文脉完成了一次对话。”
书展进社区(jìnshèqū) 亲民阅读零距离
作为分会场的灞桥区一印社区(shèqū)内,“书展进社区”活动(huódòng)以亲民姿态拉近阅读(yuèdú)与生活的距离。2000余册低价特价新书整齐陈列,红色文学名著《保卫延安》、科普读物《中国科技通史》、少儿绘本《不一样的卡梅拉》、教辅书《初中数学公式手册》及《家庭医学百科全书》等实用工具书,满足不同年龄层居民的阅读需求。社区居民王女士以5折(zhé)价格购得《育儿百科》与《白鹿原》,她说,“既能给(gěi)孩子选绘本(xuǎnhuìběn),又能给自己挑文学书,这样(zhèyàng)的活动就该多办!”
活动现场同步设立“旧书(jiùshū)换新”通道,居民(jūmín)捐赠3本旧书可兑换1张5元购书(gòushū)券,此举既促进书籍循环利用,又降低社区居民的阅读成本。据统计,截至发稿前(qián),有120余位居民参与换购,600余册旧书实现“以旧换新”。
据悉,在系列活动带动下,西安读书氛围持续升温:新春伊始长安书院“新年旧书展览”吸引14万人次参观,获人民日报等10余家媒体报道;城郊“旧书进大集”活动以“通关(tōngguān)文牒”串联摊位,带动旧书交易量同比增长120%;“旧书进高校”活动为师生搭建连接历史与实践的桥梁。此次灞桥活动是文化赋能(fùnéng)社区(shèqū)治理的缩影,众多活动共同构建起多层次阅读生态,让“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(shàn)读书”成为城市(chéngshì)文明(wénmíng)新标识,为西安建设文化强市筑牢(láo)精神根基。

三秦都市报-三秦网讯(记者 赵丽莉)6月27日至29日,由西安市委宣传部(xuānchuánbù)主办,灞桥区委宣传部、西安市新华书店承办的(de)“旧书新知 书香西安——走进幸福(xìngfú)里”活动在华夏(huáxià)幸福里广场举办。活动设置(shèzhì)20个主题展台,以“红色文化传承+古籍保护(bǎohù)实践+社区阅读普惠”为核心,通过旧书展示展销、古籍修复分享会及分会场活动等多种形式,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新生,为西安“书香之城(chéng)”建设注入强劲动力。

穿越旧时光 千种(qiānzhǒng)图书焕新传承
6月(yuè)27日上午,华夏幸福里广场主会场内,20余个主题展台错落有致,构建起兼具历史厚度(hòudù)与时代温度的阅读矩阵。

10个旧书(jiùshū)展台宛如时光隧道,其中,经典著作区、领袖著作区展示的是(shì)优秀厚重典籍,历史文献区的《新青年》旧报纸更是让市民触摸到真实的历史脉搏,革命回忆录区的《西行漫记》手稿复刻(fùkè)件与红色文学区(wénxuéqū)的《红岩》初版书籍相映成趣。


5个新书展台则聚焦当代(dāngdài)阅读需求(xūqiú),党建类专区(zhuānqū)的文献图书与(yǔ)工具类专区的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形成知识互补,生活类专区的烹饪养生书籍与少儿教辅类专区的《小熊宝宝》绘本、《53天天练》等同步教辅,全面覆盖全龄段阅读需求。



1个红色(hóngsè)文创展台推出“长征主题帆布包”等(děng)特色产品,让(ràng)红色文化以更(gèng)鲜活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。2个互动(hùdòng)体验展台成为人气焦点。拓印体验区市民在专业老师指导下,用宣纸与拓包复刻碑刻文字;书法写作区提供狼毫与徽墨,爱好者可临摹《兰亭集序》。1个互动捐赠留言展台前,市民纷纷(fēnfēn)捐赠闲置书籍,留言卡上写满“让知识流动”“传承红色基因”等寄语。

妙手补千年 对话古籍(gǔjí)修复技艺
“看似简单的补纸,实则需要根据纸张纤维走向(xiàng)精准贴合……”11时许,陕西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主任、陕西省古(gǔ)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薛继民先生在“妙手补千年:古籍修复(xiūfù)技艺与(yǔ)传统文化的对话”讲座(jiǎngzuò)中,手持图书馆馆藏清雍正铜活字《古今图书集成》实物复制品,向观众详解去污、补纸、装订等七大修复流程,并特别展示了陕西本土古籍保护成果:“这件唐代经卷修复时,我们(wǒmen)耗时3个月寻找匹配的桑皮纸,每(měi)一道浆糊的调制都严格遵循古法。”

讲座设置(shèzhì)的互动环节将氛围推向高潮。“文房四宝中(zhōng)用于调制浆糊的是?”“修复工具中的棕刷有何用途?”市民踊跃抢答,答对者获赠(huòzèng)精美礼品。

在一侧的修复体验展示区(zhǎnshìqū),市民还可(kě)现场(xiànchǎng)在陕西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吴菲菲老师的讲解下,了解破损书页的补纸工序。退休(tuìxiū)教师李建国感慨:“指尖触碰书页的瞬间,仿佛与千年文脉完成了一次对话。”

书展进社区(jìnshèqū) 亲民阅读零距离
作为分会场的灞桥区一印社区(shèqū)内,“书展进社区”活动(huódòng)以亲民姿态拉近阅读(yuèdú)与生活的距离。2000余册低价特价新书整齐陈列,红色文学名著《保卫延安》、科普读物《中国科技通史》、少儿绘本《不一样的卡梅拉》、教辅书《初中数学公式手册》及《家庭医学百科全书》等实用工具书,满足不同年龄层居民的阅读需求。社区居民王女士以5折(zhé)价格购得《育儿百科》与《白鹿原》,她说,“既能给(gěi)孩子选绘本(xuǎnhuìběn),又能给自己挑文学书,这样(zhèyàng)的活动就该多办!”

活动现场同步设立“旧书(jiùshū)换新”通道,居民(jūmín)捐赠3本旧书可兑换1张5元购书(gòushū)券,此举既促进书籍循环利用,又降低社区居民的阅读成本。据统计,截至发稿前(qián),有120余位居民参与换购,600余册旧书实现“以旧换新”。
据悉,在系列活动带动下,西安读书氛围持续升温:新春伊始长安书院“新年旧书展览”吸引14万人次参观,获人民日报等10余家媒体报道;城郊“旧书进大集”活动以“通关(tōngguān)文牒”串联摊位,带动旧书交易量同比增长120%;“旧书进高校”活动为师生搭建连接历史与实践的桥梁。此次灞桥活动是文化赋能(fùnéng)社区(shèqū)治理的缩影,众多活动共同构建起多层次阅读生态,让“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(shàn)读书”成为城市(chéngshì)文明(wénmíng)新标识,为西安建设文化强市筑牢(láo)精神根基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